2022環保行業10大并購案例
發布時間:2023-02-13 10:04:46 點擊量:2965
為了更好地呈現環保行業的并購現狀和趨勢,本期解讀將通過兩個部分展開,一是“案例解讀篇”,二是“趨勢分析篇”。本文是“案例解讀篇”,主要是針對2022年發生的重大典型并購案例展開,我們綜合并購案例的金額、企業規模、并購目的等多個維度,選取了2022年環保領域10大典型并購案例,希望給讀者朋友們帶來有益參考。
案例一
山東高速系縱橫南北
加速布局有機廢棄物處理市場
在過去5年來的這場并購潮中,國企無疑是絕對的主角。其參與并購的邏輯不只是接盤紓難,還有自身風格鮮明的戰略布局。其中較為顯著的一個案例是山東高速集團在節能環保領域成體系的布局。2022年5月19日,山東高速集團旗下山高金融以46.85億港元控股收購北控清潔能源集團43.45%的股權,北控清潔能源就此成為山東高速集團的新能源旗艦平臺。北控清潔能源主要從事投資、開發、建設、運營及管理光伏發電業務、風力發電業務及清潔供暖業務。在本次收購不久之后,山高金融、北清環能雙雙更名。2022年6月2日,山高金融(中國山東高速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山高控股(山高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08月30日,北清環能(北清環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山高環能(山高環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這一細節足見雙方合并之徹底,山東高速系布局之系統。雖然這一并購主要是出于山高金融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戰略布局,但同時在環保一方面,此次收購后,山高金融間接完成對北清環能的控股,北清環能實際控制人由北京市國資委變更為山東省國資委,這為山東高速系在環保領域的版圖又擴大了一塊。北清環能是一家以有機固廢為主營業務的公司,該企業在2022年的并購同樣堪稱大手筆。在山高金融收購的同期,北清環能也在同期加碼布局有機固廢。2022年4月,為聚焦餐廚有機廢棄物處理及廢棄食用油脂資源化利用業務整體戰略發展規劃,公司與公司全資子公司北控十方(山東)環保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北控十方)對3家公司完成了股權收購,分別是以12,540萬元收購銀川保綠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95%股權,以24,184萬元收購北京馳奈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99.996%股權,以9,450 萬元收購武漢十方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權。2022年7月,為聚焦餐廚有機廢棄物處理及廢棄食用油脂資源化利用業務整體戰略發展規劃,北控十方下屬公司天津方碧環??萍加邢薰緮M以現金方式收購天津碧海環保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100%股權,并取得其與天津德豐利勝固體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天津碧海全資子公司)對應的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項目資產。在此之前,山東高速系在環保領域的布局可謂是縱橫捭闔,2017年12月,山東高速以約4億元價格認購龍馬環衛(2021年12月23日改名為“福龍馬”)增發股份,成為龍馬環衛的核心股東。
2020年11月,山東高速與玉禾田共同出資設立山高玉禾田(山東)城市運營服務有限公司(山東高速占股49%,玉禾田占股51%)。2021年11月份,山東高速通過競拍并受讓部分其他老股以及增資的方式,獲取康佳集團旗下毅康科技51%股權,成為其絕對控股股東。2021年6月11日,山東高速集團又全資設立了山東高速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0億元,整合了旗下其他非山東高速的環保業務。
案例二
中國城鄉三次增持碧水源
拿穩曾經的環保第一股
2022年7月26日,碧水源控股股東中國城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向除收購人及其一致行動人以外的碧水源全體股東發出的部分要約收購,要約價格為6.00元/股,要約收購股份數量為4.07億股,合計斥資24.4億元,增持公司股比11.23%。嚴格來說,這是中國城鄉收購碧水一事的尾聲了。此前的2019年至2021年,中國城鄉與一致行動人中交基金通過股權轉讓、非公開發行等措施,合計持有上市公司22.17%股票。在本輪要約收購完成后,中國城鄉及一致行動人將進一步提升控股率至33.40%,中交集團為間接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成為碧水源實際控制人。通過連續三次加碼持股碧水源,中國城鄉合計耗資88.86億元,最終拿穩控股權。這樁在業內備受矚目的國民企整合案,幾經波折后終于落下帷幕。只是由于環境的諸多不確定性,中國城鄉入主后,碧水源的經營業績并未達到預期,反而是接連大幅下滑。這一度觸發“對賭協議”,2022年文劍平等四位碧水源股東因未能如期完成業績承諾補償約定需補償碧水源公司約10.04億元。至于本次并購的意義,從碧水源原股東的角度是為借助央企的資源和資金優勢脫離債務困境,而中交集團通過中國城鄉對碧水源的并購,則為全面貫徹落實國有資本投資改革試點工作要求,全力推進水處理和水環境治理板塊戰略布局與業務體系的完善和提升。此外,該并購案例是國內環保行業首次由央企部分要約收購上市公司,也是近三年來首次由央企控股股東以部分要約方式增持下屬上市公司股份,是央企控股股東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發揮資本市場表率作用的一次重要實踐,將在環保領域成為典型案例。
案例三
清華控股無償劃轉四川能投
川軍團大舉進軍新能源領域
2018年5月,校企改革號角吹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總的方向是校企分離,企業歸企業,學校歸學校。隨后,清華控股作為清華大學旗下核心校企展開改革。在2020年以來,清華控股相繼出售了同方股份、啟迪控股的部分股權,并推進了紫光股份的重整。通過一系列的資產轉讓和資產剝離后,到2022年1季度末,清華控股的總資產僅剩下不到原先水平的十分之一??傎Y產375.92億元,凈資產89.31億元,總負債286.61億元,資產負債率76.24%,凈利潤為虧損6億元。四川能投成立于2011年2月,是四川省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重大能源項目建設的重要主體。截止2022年三季度末,四川能投總資產為2004.52億元,利潤78億元,在省屬企業中居于首位,并且計劃力爭“十四五”末總資產達到4000億元,利潤總額超50億元,在體量上自然已然能夠吞下清華控股。2022年6月,以無償劃轉方式接受清華控股100%股權,清華控股改名為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四川能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誠兼任清華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在接受清華控股之后,2022年9月19日,四川能投旗下川能動力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啟迪新材料持有的啟迪清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40%股權。啟迪清源是啟迪系企業,是節能環保、鋰電新材料領域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對于此次交易目的,川能動力表示,啟迪清源業務與公司主業高度相關,有助于幫助公司切入鹽湖提鋰業務,填補公司目前在鹽湖提鋰板塊的空白,拓展公司鋰電業務范圍。這筆意味著四川能投完成受讓清華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后,正在進行旗下資產的整合和重組。作為四川能投的新能源板塊資本運作平臺,川能動力在鋰電領域的布局可謂兵貴神速。2021年1月,川能動力一9.27億元受讓川能鋰能基金持有的四川能投鋰業有限公司62.75%股權。能投鋰業主要從事鋰電產業上游鋰礦資源、基礎鋰鹽產品、金屬鋰等鋰系列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通過本次收購,川能動力正式切入鋰業領域。2022年4月25日,川能動力再拋重磅,宣布擬收購四川國理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四川國理)43.74%股權、四川能投鼎盛鋰業有限公司(簡稱“鼎盛鋰業”)46.5%股權。資料顯示,四川國理成立于2007年1月8日,是專業從事鋰系列產品的應用技術研究和生產及鋰銣銫系列鹽類銷售的專業性綜合公司。鼎盛鋰業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鋰鹽系列產品的專業公司。在“有鋰”就是“王”的二級市場上,川能動力密集布局鋰業之后,股價大幅飆升。除此之外,川能動力在垃圾焚燒發電領域也有布局。2021年11月,川能動力以6.18億元向控股股東四川能投收購四川能投節能環保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川能環保)51%股權。2022年1月下旬,川能動力向川能環保增資8.04億元,進一步獲得其19.55%股權。
通過收購川能環保,川能動力主營業務增加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資運營、環衛一體化以及環保設備的銷售。公司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要位于四川雅安、遂寧、廣安、自貢及河南長垣、內蒙古巴彥淖爾等地。
案例四
海螺創業并購雅居樂固廢板塊
固廢龍頭企業版圖再擴張
2022年3月,雅居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與海螺創業再次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旗下湖南惠明環??萍加邢薰?0%的股權出售予該公司,總代價為6.62億人民幣。這是繼1月28日雅居樂公告以總價11.29億元向海螺創業出售旗下五家項目公司的股權后,售予海螺創業的六家項目公司,六家公司均為垃圾焚燒發電業務。完成交易后,雅居樂預計將可獲得約21.57億元的現金流量。此項并購案,從出售方雅居樂而言,主要是為了回籠資金,聚焦及發展核心業務,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據了解,除項目股權交易外,雅居樂與海螺創業于2022年1月28日訂立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加強彼此在項目營運及管理、市場開發、技術改進、創新及投資等領域的能力,開展戰略合作,以提升雙方的市場影響力,兩家企業均為港股上市公司。海螺創業是一家提供節能環保“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大型企業集團,擁有世界領先的廢物處理、余熱利用及設備制造等技術,在環保行業中處于龍頭地位。同年3月30日,分拆自海螺創業的海螺環保已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
案例五
紫金礦業并購龍凈環保
形成業務協同、強化裝備制造能力
2022年5月,紫金礦業出資人民幣17.34億元,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收購龍凈環保160,586,231股股份,獲得龍凈環保15.02%的股份。同時,龍凈實業及陽光泓瑞同意在持有龍凈環保股份期間,將其分別持有的龍凈環保剩余全部股份合計107,118,761股(占龍凈環??偣杀镜?0.02%)的表決權無條件、獨家且不可撤銷地全部委托給紫金礦業行使。本次交易完成后,紫金礦業通過直接持股和受托行使表決權方式合計擁有龍凈環保267,704,992股股份的表決權,占龍凈環保股東所持表決權總數的25.04%,并結合公司治理安排等相關方式獲得龍凈環保的控制權。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成為龍凈環保的控股股東。紫金礦業表示,龍凈環保是中國環保產業領軍上市企業,在大氣治理等環保領域擁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實力,部分產品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或領先水平,培養了一批行業專家和大量技術人才,將顯著提升公司整體的技術和人才力量。紫金礦業看好龍凈環保在環保、節能降碳、裝備制造方面的產業價值,認為龍凈環保與紫金礦業長期可持續發展有較大的合作空間以及戰略互補性,本次交易符合紫金礦業發展戰略,有助于完善紫金礦業的產業布局。龍凈環保的除塵及脫硫煙氣治理、工業廢水及植被修復技術等領域與紫金礦業礦山、冶煉板塊的環保治理業務產生協同效應;現有帶式輸送、氣力輸送以及微霧抑塵等方面與紫金礦業合作前景廣闊;龍凈環保長期從事能源領域的技術攻關,擁有優秀的裝備制造能力,可彌補紫金礦業在裝備制造方面的技術不足。關于本次收購,在雙方此前的合作中即見端倪。2022年3月17日,龍凈環保與紫金礦業簽訂清潔能源合作協議,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充分發揮龍凈環保在EPC工程建設及運營管理方面的經驗,以及紫金礦業在資金實力、融資成本、礦山資源等方面優勢,在新能源光伏、風電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基于紫金礦業在規劃中清潔能源項目裝機需求量大、應用場景多,雙方考慮將存量的黑龍江多銅、福建連城、新疆紫金鋅業、圭亞那奧羅拉、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塞爾維亞塞紫金、塞紫銅等項目逐步交由合資公司承接、投資和運營,力爭在3年內共同完成不低于3GW清潔能源項目。
這幾年,隨著大氣治理領域市場的過飽和,該領域多家龍頭企業被國資收購,雖然這一市場失去增長空間,但這些頭部企業在技術研發、裝備制造方面的能力以底蘊仍然具有價值。
案例六
洪城環境能源、固廢、水務大并購
地方水務公司全面戰略升級
2022年4月8日,洪城環境發布公告稱,南昌水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江西鼎元生態環保有限公司100%股權已變更登記至公司名下,鼎元生態100%股權的過戶事宜已完成,上市公司已合法持有鼎元生態100%股權。江西鼎元生態環保有限公司為新成立的持股型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通過無償劃轉獲得水業集團所持的洪城康恒60%股權、宏澤熱電70%股權、洪源環境100%股權和綠源環境100%股權。關于此項并購的目的,洪城環境表示公司將新增固廢處理業務板塊,預計將有效優化上市公司在環保領域的整體業務布局。這是洪城環境商業版圖又一次擴大,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洪城環境早已不再是一家地方水務公司。2021年2月2日,江西洪城水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江西洪城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為更準確、更全面反映主營業務和發展戰略,樹立長遠的品牌影響力,方便市場更好理解公司發展情況。更名是結合企業的戰略布局做出的同步動作,戰略升級后的洪城環境開始重點籌劃固廢板塊,向著大環保全產業鏈進軍,逐步實現從區域性環保業務向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服務轉變的戰略部署。其中有兩大重點板塊,一是能源板塊。2015年,洪城環境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完成了對二次供水公司、南昌燃氣和公用新能源的股權收購,引入優質燃氣業務板塊,成功轉型為環境產業綜合平臺。二是固廢處理板塊。2021年,洪城環境提出“打造中國一流的環境產業綜合運營商”的戰略目標,并成功注入固廢業務板塊,包括南昌麥園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等多個優質業務主體,形成了更加豐富多元的環境產業格局,為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注入可持續發展動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通過并購擴大業務版圖的同時,洪城環境也在通過并購加強主業。2022年9月14日晚間,洪城環境公告稱,公司高票通過關于協議收購江西藍天碧水環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安義縣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和揚子洲水廠資產暨關聯交易的議案。
本次交易金額約為3.95億元,其中藍天碧水100%股權的交易金額約為2.78億元;安義水司100%股權的交易金額約為1.13億元;揚子洲水廠資產交易金額為409.56萬元。交易完成后,可有效解決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存在的同業競爭關系,增強上市公司的獨立性。
案例七
泉州水務并購蠡湖股份
泉州市上市企業實現“零”的突破
2022年4月,泉州水務集團收購無錫市蠡湖至真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蠡湖股份29%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泉州水務集團成為蠡湖股份的實控人。蠡湖股份成立于1994年,注冊資本2.153億,于2018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主要從事渦輪增壓器關鍵零部件壓氣機殼、渦輪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從泉州市政府的角度,這是一件受到領導重視的大事,因為這標志著泉州市國有控股上市企業實現“零”的突破。泉州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黃金順表示,此次成功簽約合作,有三點重要意義:
-
本項目是水務集團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以產業升級、產融互動為導向的金融產業改革要求的重要舉措,是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要舉措,更是泉州國企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補強產業鏈,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的戰略選擇。
-
本項目可快速增加水務集團市場化經營比例和進程,通過產業+資本的雙輪驅動,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增強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率,加快推進市屬國企的轉型升級,對我市國企上市具有重大的戰略發展意義。
-
通過并購基金收購上市公司股權,將進一步推動國企混改不斷深化,為國有企業優質資產證券準備融資平臺,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實現國有優質資產保值增值,為未來打造更多的國企上市平臺提供了重要的借鑒意義。
這三點是官方對上市的表態,是基于具體案例的表態,非常值得細細品味,從中能夠隱約看出地方國資在考核層面對上市公司的訴求。這是并購發生的另一種原由。
案例八
偉明環保并購陜西國源環保、盛運環保
東南固廢龍頭向西布局
2022年2月9日,偉明環保參與地方國有企業陜西國源環保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源環?!?的混改,獲得國源環保 66%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國源環保成立于2015年,混改前是陜西環保產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城市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環衛一體化運營等方面業務。此次并購后,國源環保將對旗下延安(1300t/d)、榆林(1300t/d)、寶雞(1500t/d)三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行投資、建設、運營。三個項目詳細情況如下:延安項目:2019年4月簽訂《延安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合同》,總規模為處理生活垃圾1300噸/日,其中污泥100噸/日,總投資額約為7.2億元。榆林項目及榆林技改項目:2019年8月簽訂《榆林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合同》,榆林項目處理生活垃圾1300噸/日,污泥100噸/日,滲濾液400噸/日,總投資約5.4億元。寶雞項目:2021年6月簽訂《寶雞市生活垃圾處理項目PPP項目合同》,項目處理規模為生活垃圾1500噸/日,投資總額約8.08億元。偉明環保方面表示,并購國源環保股權將有助于拓展全國固廢處理市場,提升公司運營管理能力及并購整合能力,但對2021年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不會產生重大影響。本次并購是偉明環保由東南向西部的又一次拓展,這家從溫州起家的城市垃圾焚燒發電企業,自2015年登陸A股市場后,就加大在全國市場的布局,前幾年該公司一直在“南征北戰”,開拓了江西、江蘇、河北、黑龍江、貴州、云南、廣西等,在這些省份的多個城市布局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此外,偉明環保的另一項重大并購基本上在同期完成。2022年1月,偉明環保股份公司獲得安徽盛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資本公積轉增形成的逾17.9億股股票,并完成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
此次股權變更完成后,偉明環保持有盛運環保 51%股份,正式成為控股股東。盛運環保旗下兩個垃圾發電項目在西部地區,分別在貴州凱里和西藏拉薩。
案例九
旺能環境并購鋰電回收、再生橡膠企業
垃圾焚燒龍頭打造綜合固廢資源化航母
2022年1月,旺能環境通過子公司浙江旺能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旺能再生”或“旺能”)收購浙江立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權。這是旺能環境積極布局新能源鋰電材料綠色循環再利用產業的舉措之一。近年來,旺能環境借助在垃圾焚燒領域的優勢,以及控股股東美欣達集團在固廢環保領域的完善產業鏈布局,圍繞“高水平挖掘‘城市礦產’,成為高值化循環利用領 先企業”目標定位,展開了多方位的布局,目前除了將垃圾焚燒業務延伸到餐廚、污泥處置外,還通過收購等方式,布局了動力鋰電池回收、再生橡膠等再生資源業務。2022年7月,旺能環境全資子公司旺能投資擬以約3.31億元收購南通回力77%股權,該企業是廢輪胎綜合利用行業首批準入企業,具有年產各類再生橡膠8.1萬噸能力,目前為國內規模較大的再生膠生產企業。對于此次收購,旺能環境表示,將進一步擴充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產品線。在更早一年,2021年1月,旺能環境以增資擴股方式收購浙江欣立生態科技有限公司80%股權, 目的是為延伸公司產業鏈,實現公司多元化發展和長期戰略規劃的需要,提升公司的綜合實力。
此外,2022年7月,旺能環境發布公告稱,旺能環境將終止收購華西能源環保電力(昭通)有限公司股權。由于華西能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能在約定的期限內取得政府的批復和銀行的書面同意,根據約定條款,經交易各方協商一致,雙方均同意終止轉讓華西能源環保電力(昭通)有限公司股權。
案例十
倍杰特收購京潤環保
強強聯合、攜手升級污水處理技術
2022年8月,倍杰特利用自有資金收購北京京潤環??萍脊煞萦邢薰?1%股權。倍杰特表示,本次交易的成功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倍杰特技術實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被收購方京潤環保1994年成立,隸屬于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2002年院所改制獨立經營,2016年新三板掛牌、2019年終止掛牌,是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單位,在電化學絮凝、軟化、殺菌、電催化氧化、電驅動膜濃縮等物化水處理技術、及生物法去除低濃度硝酸鹽等生化水處理技術上有深度的積累。倍杰特環境是一家水處理工程服務提供商,主營業務包括凈水處理、鍋爐補給水處理、循環水處理、中水回用處理、工業和市政污水處理、凝結水處理、高鹽水處理回用及零排放等。2021年8月,倍杰特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1.47億。本次并購是其上市后的一次主要并購,也是基于技術協同的舉措。
京潤環保的電化學被視為環境友好的技術,可為膜處理系統保駕護航,雙方合并后,倍杰特零排放技術在電化學水處理技術協同助力下,或將進一步增強倍杰特的技術實力。
結 語
在業績蕭條疊加行業整合的雙重震蕩下,市場主體的信心正在經歷空前考驗。但從客觀規律來看,市場從來就沒有永久的順遂,當順境的熱度燒透了行業的理性,就同時意味著逆境的寒夜正在降臨,這是必然要面對的。過去5年,行業內已經有大批環保企業被整合,這其中尤其以國資或國企整合上市民營企業及優質技術企業最為顯著。與此同時,并購潮還表現出諸多并購的共性特則和演變邏輯,這些內容將會在“趨勢分析篇”中呈現,請感興趣的讀者朋友關注后續推文。